微信即时交流
原文名称:清风明月|古镇掠影
原创:吴育红
原载:文乡枞阳 2023-05-14
抵达西递古镇已是午后。雨水淅沥,云缭雾绕。远远望见屋瓦青壁、飞檐斗角的建筑,心里陡然就有了几分厚重。九百七十多年的气息,盘踞在这山环水抱的地方,已是浓得化不开的一味古药,苦涩、绵长。
西递,又名西溪、西川。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公元1047年。自古以来就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
赫然入目的“胡文光刺史坊”矗立在村口,表达了当朝皇帝的龙恩和地方百姓对刺史的爱戴。
整个坊基周围占地100平方米,坊高12.3米,宽9.95米,四柱三间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为质地坚实细腻的黟县青石料构成。
全坊以四根60厘米见方抹角石柱为整体支柱,上雕菱花图案。柱下有长方形柱墩四个,各高1.6米,东西长2.8米,宽80厘米。中间二柱前后饰有两对高达2.5米的倒匍石狮,为支柱支脚,造型逼真,威猛传神。
一楼月梁粗壮,刻以浮雕,精美古朴,柱梁间均用石拱承托,两侧嵌以石雕漏窗。中间横梁前后分别刻有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
二楼中间西面为胶州刺史、东面为荆藩首相斗大双钩楷字,书体遒劲,三楼中轴线上镌有恩荣二字,两旁衬以盘龙浮雕,二楼至四楼左右两侧和端点均流檐翘角,脊头吻兽雕为鳌鱼。檐下斗拱两侧饰有44个圆形镁空花翅,四根石柱的东西两面共有12个穿稗,托着12块八仙、文臣武士人物雕塑,精美异常。
进入古镇,新栽种的片片桃林映入眼帘,不远处,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雕的栏杆窗棂,若隐若现在翠绿的林后,古韵犹在,又焕新姿。
镇上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板铺就。建筑为木结构,巷子两旁清一色白灰古墙,肃然地立着。墙面间或凸起的一些浮雕与木雕、石雕、砖雕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巷道、溪流、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被雨水泽润后的古屋,洇出清寡的韵致。
传说西递古镇是一个由胡氏家庭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而形成的古村落。
西递胡族,其先本姓李,唐昭宗李晔之幼子,因避朱温之乱,由近侍郎胡三公护带至婺源避难,后改姓为胡,取名昌翼。
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途径西递,深深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壬派分支在西递九百七十余年繁衍生息的历史。故而就有了“真李假胡”和“明经胡氏”之称。
行走在雨中的青石板上,略微有点湿滑。正在小心翼翼间,耳边传来一阵锐响,只见几位女士高声阔论,莲步细碎,脚着或粉或红的高跟鞋,踢踏着青石板,噔噔地回荡一壁清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高跟鞋与古风交错,凸显出不合时宜的夸张,怪异。
沿街店面的老茶馆,木梁木桩灰青小瓦,犄角旮旯里还堆着蜂窝煤,店主裸手翻炒着绿茶,还未走近便闻到一股淡雅的茶香,心便静了,人也仿佛化作一张宣纸,洇上了墨水,淡淡的,晕开了。
幽寂的古镇,于短短的半日行里,让我体味到更多舒放的沉香。斑驳的墙体陆离着时光的痕迹,光滑的青石板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潮湿、绿油油的青苔点缀其间,又多了春意盎然的生机。
青山、溪流、古村、老宅.....行走在深的老镇上,我仿佛看到了九百多年前人们在此生活学习的场景。潺潺的溪水穿村而过,依旧延续着村民们淳朴、宁静、和谐的生活。
从来不认为曾经的走过、路过、遇过都可以留滞于心,但这一路走下去,西递——偏又生出以后不能再去的怅恋。